修習覺察力與自我覺察這堂課,我覺得自己在心理層面的修養獲得大大的提升,我從第一次在課堂上上台分享到現在,我總是不斷地說覺得自己內心變得更加平靜,對於外界刺激,內心的浮動變的很小,在面對危急時刻(像是現在這一刻,我發現繳交覺察力心得報告的時間提前到禮拜四,我已經遲交了),我現在能更加冷靜,做好該做的事情。
平常生活中容易令我煩躁的事情對我的影響降低了很多,我不敢說完全沒影響,但確實這三個月來,不愉快、抑鬱、煩躁的狀態減少了非常多。我對我自己算是要求很高的人,不管做什麼是事情,對我來說我會認為:「既然要做、要花時間在這件事上,那我就要把他做到最好」,這一直是我在看待任何事情心中所抱持著的態度,現在不會變、未來也不會變,因為我認為這既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與這件事情有關係的任何人。所以修這門課要做到定期的練習、定期的紀錄練習和心得、展現為自己負責的表現對我來說算很容易,我能很自動自發地告訴自己該練習了、該經行了,但其他人或許不容易。現在的大學生普遍眼高手低,在做事之前有崇高遠大的目標和期待,但實際去履行的時候,完成的效率卻總是不到預期的一半,同時禪修這個部分,練習又是那麼的重要,空有理想而不去練習,我認為老師再怎麼督促、給你建議,你也永遠不會成長。學分是拿到了,但是這三個月你只是虛無飄渺的浪費自己的時間,去應付了這堂課。
因此我會覺得要是能有更有效的監督與督促,會更能激勵大部分人用功。我激勵自己用功的方式,有一個就是我會記錄自己用功、練習時的畫面,譬如說我會架起手機,用縮時攝影的功能錄下過程,回頭來看心得和錄像,我認為我能藉此獲得相當大的成就感。我會建議老師無論日後會不會再遇到遠距教學,都可以嘗試請同學交自己練習的照片、影片作為心得的一部分。
其他建議的話,我會覺得這次的課程安排在一些企管的專業方面顯得比較少,我覺得如果能安排成三位老師一人負責一堂課的話會更好,課程內容能適時依同學的回饋去作彈性調整,大家練習方面有問題今天就練習的多一點,大家練習狀況好,理論知識的傳授就多一點,三堂課的時間我相信能有足夠的時間去分配跟調整。又或者是我建議易老師跟黃老師可以另外再開課,內容是單純只有關於禪修、覺知練習等等的通識課。
另一個建議是,我覺得去禪修會館的次數可以再多一點,去禪修會館練習,那個沉浸在覺知、沉浸在與自己相處的氛圍,我覺得與一般上課時候的練習、還有在家裡自己練習的感覺還是有差。真的很可惜又因為疫情攪局,打亂了課程計畫,但是就像老師說的事情不是絕對的,或許計畫有所變動,但我們也間接因為這場疫情,在不同面向上獲得了一些益處。我很高興自己當初選了這堂課,接觸到了禪修、認識到了動中禪,認識到了易老師、黃老師還有吳教授,很高興認識你們,但願將來有機會,我們還會在不同的場合,甚至是以不同的身分再相見。謝謝你們~
易老師回饋:
老師非常肯定你的學習熱忱與堅定的學習態度,相信你終於會有完全脫離苦的一天,因為只精進勤奮的練習才能滅苦。
你說這三個月來不愉快、抑鬱、煩躁的狀態減少了非常多,這樣的收穫不可謂不大。
人生的成功有多重的層次與意義,透過持續的禪修我們才有機會一一認識並且達成,禪修是一生的,必須內化在生活上,生命上,身心上,你無須急切地達成甚麼任務目標,但是切不可須臾忘懷。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