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作家相片芳芳

芳芳的覺察力練習週記week8:先覺後說


這週我練習覺知的主題是「說話」。在過往所做的心理小測驗中,偶爾會有題目問到,平時說話是「先想再說」還是「邊想邊說」。我並沒有特別偏向哪種方式,而是將兩種方式一同使用:我和別人對話前,腦海中會先想好關鍵字,將這些字詞串成語句的功夫,便會在說出口的當下,邊想邊完成。

這樣的方法類似在畫紙打上非常簡易的草稿,也沒有更細節的安排,接著就像拿起顏料一陣揮灑。這種作法有好有壞,好的時候,說出的話會讓人感到詼諧有趣、印象深刻;不好的時候,容易前言不對後語,讓人感到邏輯混亂,產生不好的印象。讓別人認識自己有很多種方法,說話談吐和行為舉止給人的感受同樣直觀,若是展示自己的行為有這陰陽不定的隨機性,確實是該好好思考如何改善。


以往講話,我總是一口氣將所有想法說出來,也不管通不通順,總之先把關鍵字說出來就好。我很快就發現,這種沒有被淬鍊過的話,聽眾聽得頭昏腦脹,我也講得疲乏。回想起以前在國小早晨,說故事的叔叔、阿姨,他們說起故事總是輕鬆不費力,我們在台下也聽得樂不可支。頓時靈機一動,不如先學著將一個小故事講得通順?此後,和朋友聊天之餘,我會接著話題,向他們分享幾個有趣的故事,順道練習我的口才。


自中學開始,有些課程便要求我們要上台報告。從那時起,察覺到講得通順還不夠、還得有邏輯。因此我便會仔細注意台上演講者怎麼說話、如何措辭,除了暗自在內心評分,也會從演講者的優缺點中,選擇可以學習的地方。經過長期的觀察和練習,好壞不定的隨機性逐漸被我排除,在高中的眾多報告中,我也經常擔任演講者,也算是練習有成吧。


至今,學習覺察力後,不只是口條的流暢度,甚至可以有意識地知道自己說話的語氣,這周也能更加細緻地觀察他人說話的種種。例如,班上同學可以在聽到問題的當下,馬上提出具建設性的問題或解答,讓我佩服不已。相較於他們,我仍然需要時間消化、思考。希望之後可以保持敏銳的覺知,達到迅速反應的地步。

 

易老師回饋


發展強盛的覺察力之後,你會發覺自己說話不需要打草稿,因為跟著覺知,自然會知道該說甚麼,不該說甚麼,因為是打心眼裡說出,是真實的,有真實的體驗,做真實的表達,在講的時候,心中會出現一幕幕心的體會,所說的也就是表達自己的體會,所以別人會覺得你說的很真誠,動聽。



標記:

2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