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遊戲人生 week14 《重新認識自己》

作家相片: GULGUL


過度放縱

我又出現了新的障礙了,學期快結束了,我課業上的作業和準備都已經有一些進度,於是我就心想 : 既然已經這麼努力在搞定事情,而且還有進展,看個Youtube犒賞一下自己吧,於是就看了兩小時的Youtube。我發現在兩小時的過程中,一開始是做自己最喜歡的事很開心,但後大半段都是心靈的空虛,Youtube的影片都顯得不好看了,但還是繼續在尋找,失去了覺知。我的心中突然想起 : 「為什麼長時間的看Youtube會失去歡樂感呢 ? 」然後又想 : 「究盡為什麼我會選擇看Youtube來當獎勵呢? 」,我開始用覺知的動作方式輔助我思考,我得出了答案 : 「人生做的事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需要長時間付出,且努力過程中帶著痛苦的事,像準備升學、大考、培養專業;另一種是完成它非常簡單,且容易使人開心的事,像看動漫、追劇、看Youtube、吃美食。前者對於人生的進展往往是有好處的,後者則容易成癮,但使人快樂」我又覺得這樣的答案不太對,後者我稱之為消遣,消遣帶來的快樂是會隨著條件而改變的。今天的條件是一直在消遣娛樂,所以快樂度是無法讓人有感受的,甚至空虛。另一個條件是會讓消遣娛樂變的有意義,而且會連帶著前者的努力過程,變成一種怎麼也忘不掉的開心回憶,成為一個精神上的支持,促使人們前進。這個觸發條件,往往是在努力的過程或完成一件事後做消遣,而且消遣的時間不能太長。以我國中時練習長跑為例,當我跑完長跑後看動漫,當時看的那一集帶來的歡樂感,比前幾集都還來的多,還成為了我當時練長跑的動力來源。結論是拿消遣當犒賞是OK的,但要是在事情有個進展或結束時犒賞,且犒賞時間不能太長,大約3~5分鐘。


眼高手低

經過每天每天的練習,我覺得壓力沒有之前那麼大了,壓力都是自己在給的,世界上沒有壓力(情緒上)的存在,這是我目前的感悟。我最近要程式期末考,這次的期末考對我特別重要,因為我第二次的期中考考太爛了,平常就沒有寫程式的習慣,臨時抱佛腳根本對程式設計能力的進步毫無幫助,所以我第二次的考試就考爛蠻正常的。我的期末考目標原本是要拚五題對六題的,我也因此繃緊神經,但現在的狀況是程式題目卡住要花很久才解出來,然後陷入非常擔心自己考爛的狀況。在我找某一次錯誤找不出來的時候,我轉移注意力跑去吃晚餐,透過有覺知的走路和吃飯,我才醒悟這樣根本偏離了原本對程式設計的熱情,自己的實力就還沒到對五題的實力卻還想對五題,眼高手低,根本沒有了解目前的狀況。現在我就繼續專心準備程式期末考,但現在覺得就算期末考考爛害自己被當也沒差了,也給自己一個平常沒在寫程式的教訓(註 : 結果自己沒有被當)。


知名大人物的共有習慣

看到福特汽車董事長Bill Ford 、Twitter 創辦人Jack Dorse、Applet創辦人賈伯斯這些成功的企業家都在禪修,以及NBA巨星柯比,甚至阿諾史瓦辛格、劉德華、李連杰…等知名演員也都在禪修,證明了禪修能帶來的好處不只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態,也能讓自己富有影響力。我有稍微google一下關鍵字: 歐美 正念,看看這個西方禪修狂潮是否是真的。許多歐美的研究都在研究禪修正念這塊領域,也有許多像Goolge這類大公司紛紛開設正念(禪修)相關課程,Google還成立了Gpause社團,連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最近也有開相關的課程。可見禪修的巨大好處,就好像運動一樣,但禪修練的是自己的心智。好幾年前運動不被眾人重視僅僅是種娛樂,現在運動帶來的好處都已經是常識了,我相信禪修也是一樣。



易老師回饋:

我們學習課程與學習禪修一樣,都需要反覆不斷的練習才會進步並且融會貫通,我記得以前讀書的時候,每逢考試就在之前反覆的練習計算(老師是學工程的),讓自己的熟悉狀態達到巔峰直到考試時,所以成績一直不錯,我建議你也可以如此準備考試,寫程式更是如此,程式是一種語言,你都不練習說話,到要說的時候能說好嗎?所以要多寫程式,熟即能生巧。


練習動中禪法提昇覺知也是一樣,要持續練習。祝福你一路成長直到覺性圓滿。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