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作家相片Connie

Connie’s心得反饋第十三週:不輕易做決策



心得:

本週一開始上課的時候,老師請我上台帶大家做手部動作,因為班上人數不多,所以面對大家不至於讓我太緊張,但因為我在練習的時候偶爾會因為分神所以做的動作會出錯,因此我在帶大家做手部動作的時候一開始比較戰戰兢兢,但在做了五分鐘之後我就越來越進入狀態,所以在做動作的時候也越來越放鬆,做每個動作的時候會變得越來越有條理,而且我發現前幾個禮拜同學在帶大家做手部動作的時候不免都會因為第一次當Leader所以特別緊張,但我發現我在面對大家的時候可以非常自然地跟著自己的節奏做動作。


老師這禮拜分享「覺察力決策」,當我們再做決定的時候,常礙於時間問題所以倉促的做決定,但其實我們在做任何決定時應該要經過深思熟慮、經過多次的評估及假設,在做每個決策之前一定都會有充裕的思考時間,但因為人類的惰性,所以我們往往都會在截止日快到的時候才倉促的做出一個看似完美的答案,我認為當世界變動速度越快,我們內心的步調應該要更慢,在這個每天都有新科技在發表、股市以每秒的速度在變動的世代,我們做任何決定的時候應該要更跟從自己內心的想法、要覺知自己在做決定的過程,如果連你自己都亂了陣腳那麼無論做什麼決定都只會後悔莫及,大家都知道要為自己做的決定負責,學生時代的我們總是覺得任何事情總有家長、老師為我們撐腰,總是覺得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但隨著我們年紀的增長,我們要學會的不僅是如何做決定,而是要學會對自己做的每個決定負責,每個大企業的高階主管每天都在做決策,只要一個決策做錯了就要承擔股價下跌、員工離職、遭到大眾不看好的風險,所以他們要如何知道自己做決策的時候到底是否正確呢?無疑是要跟從自己心中的想法,例如:老師上課時提到蘋果創辦人在思考要發布哪個產品時就是用禪修的方式讓自己靜心,再從中選擇一項產品,如果我沒有學這門課只是聽老師說這個例子,我可能會抱持半信半疑的態度,但因為我在十幾周的學習及練習後,我漸漸可以體會到動中禪對我生活帶來的轉變,一開始我在做決定的時候比較會用概念興趣分析我應該要怎麼做,怎麼做會對我比較有利,或是對群體中比較有利,但其實有時候我們都很容易將事情複雜化,其實如果透過手部動作及經行達到靜心之後,許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我認為動中禪的手部動作及經行達到的效果不亞於運動,以前我讀書讀到很煩躁,不管坐在書桌前多久就是想不通時,我會到外面伸展一下或是花一個小時跑步,其實我最一開始認為我書都讀不完了還去跑什麼步,是有一次我真的讀書讀到壓力很大,家人就問我要不要試試看離開書桌去跑步,我當時是抱持無奈的態度去嘗試,但沒想到我試了一次之後,讓我在面對問題的時候都可以迎刃而解,而在這一學期學習動中禪也讓我有類似的感受,當我很執著要想出問題的解決辦法,或是急著做決定的時候,不妨做做手部動作及經行,更可以讓我在做決定的時候更加有效率也更正確。


到了學期尾聲,我發現透過這一學期的學習我收穫滿滿,之前在期中分享的時候我就有提到我會來修這門課是因為要陪同學一起修,我也沒有想在這門課得到什麼,但我發現經過一學期之後,這門課雖然沒有帶給我學術上的知識,但它成了我在其他課堂、社團、生活上的推手,只要在面對問題時,我已經學會勇於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這門課沒有考試也沒有作業,但卻讓我得到許多內心層面的東西。




易老師評語:

若干年前老師在擔任聖嚴法師的工程顧問的時候,因為經常親近他所以很仰慕他並向他老人家學習,他曾說"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我奉為圭臬,但是真正碰到事情時,怎麼有足夠的能力與智慧"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就成為了新的問題。

後來老師在學習動中禪法之後,了解覺知自己身體動作的重要性,瞭解到一個人在每一個生活的當下都覺知自己的身體動作後,就會慢慢發展出可以在當下覺察自己心念活動的能力,也因為這樣的能力才能夠有效的"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因此老師教導的手部動作與經行是至為重要的練習,沒有持續精進的練習,就沒有甚麼大用,你們現在一個學期的學習初嚐法益,不可以少為足,認為這樣的收獲就足夠了,這樣心量就太小了,要知道繼續努力下去可以開拓的天地與收益何其豐碩,對自己美好的未來人生有多麼重要,所以請繼續用功繼續用功。


9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